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主页 > 期刊导读 >

基于知识发现的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电子政务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点。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信息服务被提升到新的更重要的高度。目前,大多数政府机构都有自己的网站,并在此基础上向用户提供政务信息及服务,然而,大多数电子政务网站提供的都是具有普适性的信息服务,缺乏特色和针对性,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差别化的信息需求。开展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1 知识发现与个性化信息服务

1.1 知识发现概念、步骤及方法

知识发现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交叉学科。Fayyad等人对知识发现给出了如下定义:指从数据库中获取正确、新颖、有潜在应用价值和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知识发现包括三个关键步骤:数据准备、数据挖掘及结果表达和解释。1、数据准备,又包括3个子过程:数据集成、数据选择和数据预处理。将多文件或多数据库运行环境中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解决语义模糊性,处理数据中的遗漏,清洗脏数据,缩小数据处理范围,提高数据挖掘的质量;2、数据挖掘,选择数据挖掘算法,根据选定的数据挖掘算法对经过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模式提取;3、结果表达和解释。运用可视化方式对模式进行表示,形成用户可理解的知识,并通过兴趣度评价,确定对用户有用的知识,存储形成可更新的知识库。

1.2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

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向纵深发展的结果,也是信息服务发展的主流模式。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以符合用户兴趣、身份和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信息形式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包含两层次的含义:个性化信息。用户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需求定制的、反应个体特征的信息;个性化服务。信息提供者针对用户个性和特点选择甚至预测出最重要的信息和服务并主动传递给用户,能动态调整服务内容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个性化信息服务有三方面的内容:服务时空个性化、服务方式个性化和服务内容个性化。动态的调整、选择和组合信息资源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并且提供能够使用户直接解决问题的知识性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面临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用信息的方式方法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决定了电子政务服务对象的个性化区别,这就需要电子政务针对具体服务对象开展个性化特征化服务,这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2 知识发现在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中应用的目的

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在电子政务信息服务中,针对信息用户的特定需求,以合适的方式,主动向用户提供经过集成的相对完整的信息组合或知识组合。

传统的电子政务以政府为中心,政府在向公众提供信息时往往是面向大众的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而在当今网络和信息环境下,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上网浏览信息,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特点。传统电子政务没有更好的考虑用户需求的复杂性与差异性,更没有考虑到用户的深层需求和潜在需求。要解决这种信息服务需求与供给不匹配问题,就要求电子政务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根据用户的个性、偏好和需求变化,动态、主动地向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信息组合,并引导其使用这些信息,创造新价值。

由此,知识发现在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应用的目的在于全面、深入、准确的识别用户需求,采用特定方式、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电子政务服务,实现电子政务从以政务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根本转变,有效提高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 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的知识发现过程

用户个性化信息的知识发现是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核心和基础。电子政务用户个性化信息的知识发现过程包括数据准备与预处理、数据挖掘、模式表示与评价三个步骤。

3.1 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电子政务用户个性化信息来源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用户在电子政务网站注册的个人信息,这部分信息存储于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库;二是用户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各种行为信息,如用户访问、浏览网页记录、服务请求记录、信息检索记录等,这部分信息利用网络日志、用户cookie进行提取和收集。用户个性化信息从不同方面反映用户偏好、特征、习惯等,对其进行跟踪、记录和处理是电子政务用户个性化信息知识发现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