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招标采购数据分析变革及实施策略研究
一、引言
国有企业招标采购中的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在各种技术手段的支持下,能更有效挖掘数据资料的价值,能促进国有企业更好发挥招标采购“第二利润源泉”的作用,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二、当前国内数据分析基本现状
(一)数据分析认识不足
在近年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发展的趋势下,数据分析已经在功能和作用上得到了更加显著的提升,但是部分企业在认知层面上对数据分析的认识不足和对于各种技术手段应用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很多招标采购过程中的数据资料不能被充分利用,数据分析的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是部分国有企业对于数据分析应用的技术和方法认识不足导致的。同时受主观认知偏见化的影响,很多数据分析资料的应用价值被忽视,导致了数据资料无法体现其科学分析效果,不能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效帮助。
(二)自主数据分析模式能力不足
自主数据分析能力是指企业自身具备的较高的基本数据资料收集、分析和应用能力。很多数据分析工作需要依靠专业的分析结构和分析模式,但是因为大部分企业对于招标采购过程中的数据资料专业化分析能力不足,以及数据分析技术、分析设备的应用水平不高,在自身的数据资料安全上、高效应用上、成本控制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自主数据分析模式不能科学的构建,这是导致数据资料不能得到有效应用的重要原因。
(三)专业咨询服务中存在问题
专业咨询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国内咨询服务行业普遍起步较晚,很多专业配套服务能力还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来,其在服务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隐患,比如与服务对象的需求不匹配、实际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成本偏高等,同时在数据分析精确性和预测精确性等方面也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因为数据分析的战略定位发展比较落后,在技术能力上、人才配置上都存在一定的战略布局缺陷。相关法律文件规定的发展滞后,使得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行业发展规范性不足、法律条文的引导力不突出等问题。
(四)招标采购数据信息资料存在问题
招标采购数据信息是指导数据分析的基本依据,其在数据资料上的真实性、科学性程度,是影响数据资料分析优势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基础。数据资料分析应用往往要求其具备较高的数据质量。而在招标采购数据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数据分散、缺乏系统性、完整性欠缺等问题,导致了数据质量不高,阻碍了数据分析作用和价值的有效发挥。
三、企业招标采购数据分析的机遇
(一)数据积累基础
在招标采购业务数据重要性的认知上,很多国有企业已经积极地转变了过去的不良认知,通过积极地搜集相关资料、积极布局发展自身的技术管理模式,在数据分析利用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优势,尤其是在数据资料的积累以及运行模式的探索经验方面,为智能化数据分析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电子招投标不断发展完善
国家发改委出台了《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后,电子招投标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六部委印发了《“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提出了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招标采购的要求。电子招投标在降低成本、透明规范、辅助评标等方面展现了强大优势,成为未来招标投标的趋势。截至2018年8月,国家注册认证的电子招标平台已经达到了近50个,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实施电子招标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0%以上。预计2020年底,国家将发布修订后的《招标投标法》,将进一步明确电子招投标的执行要求。电子招投标无论在政策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已经具备了推广和执行的条件,也为未来数据分析提供了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
四、国有企业招标采购数据管理实施思路
(一)做好招标采购的战略布局
国有企业在数据管理中的能力能够有效提升,有赖于提前做好科学战略布局,主要是在数据资料收集、管理模式发展、人才配置方面做好充分的前期布局积累,为企业建立科学的数据管理模式,提供基础资源供应保障。
(二)建立数据分析管理控制平台
招标采购管理过程中,要能保证基本数据管理优势的发挥,就必须具备更加突出的系统性管理能力,就要做好管理控制平台的科学建设。应建立覆盖招标采购全过程的信息技术平台,以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基础保障,实现对业务数据资料的全过程留痕、可追溯、可查询,提升采购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有效提升数据分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