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研究现状基于文献检索数据分析
2004年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上海以此为契机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1],并于2014年提出了“课程思政”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也为“课程思政”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从概念的提出到研究内容的发展,国家和学者对“课程思政”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对当前研究状况的梳理与总结十分必要。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以“课程思政”为主题,时间设定为2014—2020年,期刊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CSSCI、CSCD,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截至2020年5月29日,共获得462条数据。对此检索结果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
二、基于CNKI的“课程思政”文献统计分析
(一)年发文量分析
“课程思政”的概念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之后的两年对“课程思政”的研究文献量增长缓慢(见图1)。2017年,“课程思政”被纳入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使之从地方实践探索转化为国家战略部署,研究文献数量开始明显增多,2019年相关文献数量猛增。2020年为半年数据,可以预测,在未来一定时间内,课程思政将依旧是研究的热点。
图1 2014—2020年“课程思政”主题研究发文量分布
(二)期刊与基金分布
发表“课程思政”相关研究文献的期刊共21种,其中核心期刊18种,CSSCI 3种,涉及多门学科。排名前10位的期刊发文量≥12(表1)。其中,发文量≥20的期刊有4种,表明对“课程思政”研究关注的期刊平台相对比较集中。在所有刊文期刊中,《中国高等教育》发文最多,约为论文总数的8%,该刊是教育部主办杂志,期刊特色为宣传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方针政策及新思路、新举措,展现高教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最新成果。另外,“课程思政”研究基金资助论文数量≥3篇的,均为国家级、厅级、省部级基金项目,其中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最多,有18篇;而浙江、江苏、黑龙江、吉林等省份都有相应的资金支持,说明“课程思政”的研究也受到地方的高度重视。
表1“课程思政”研究基金资助和期刊分布序号基金资助 论文数量期刊分布 论文数量基金 期刊名称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8 中国高等教育 36 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1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34 3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10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30 4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6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4 5 国家自然科学金 5 中国大学教学 19 6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4 思想理论教育 16 7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3 教育理论与实践 13 8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3 教育与职业 12 9黑龙江高等研究 12 10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2
(三)研究机构分布
我国对于“课程思政”研究排名前10位的机构(发文≥5篇),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对于“课程思政”研究发文量并不高,排名前10的机构中有4所高校位于上海市,发文量占发文总量的6%,是“课程思政”研究的主要力量。排名前10机构中的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所在地区分别为吉林省、浙江省、江苏省,且分布与基金资助排名相呼应。并且,排名前10位的研究机构中没有高职院校,暴露出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2019年,国务院发布“职教20条”,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高职院校是目前我国培养各行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力求把高质量人才输送到社会上,这意味着更要在思政教育上加大力度。高职院校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将对整个研究的持续进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表2“课程思政”文献研究排名前十位机构排名 科研机构 发文量(篇)1华东师范大学 10 2吉林大学 10 3浙江大学 8 4上海大学 7
(续表)排名 科研机构 发文量(篇)5北京联合大学 7 6上海交通大学 6 7武汉大学 5 8复旦大学 5 9南京大学 5 10 南京师范大学 5
(四)高影响力文献及作者分析
文献的下载数量和被引频次往往能从“量”和“质”上反映出受关注度和学术影响力[2]。通过统计分析高被引作者及其论文发现:中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高德毅于2017年1月发表的《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被引频次分别为687,居于第一位,下载次数位于第二位。他认为,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未能根本改变,体现在:在教育理念上,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强调学校教育应具备360度德育“大熔炉”的合力作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发挥思政课“群舞中领舞”的作用,实现所有高校课程的“共舞中共振”效应[3]。前十位高被引的9位作者均来自不同的机构,表明我国“课程思政”研究并没有被同几所机构引领。9位高被引作者中有四位来自上海地区,这说明上海地区高校在课程思政研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的突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