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论文_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陈以国治疗血虚风
文章摘要: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陈以国教授治疗血虚风燥证湿疹的用药及针刺穴位规律进行分析。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搜索应用中医处方及针灸取穴治疗血虚风燥证湿疹的相关文献,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所提取的全部处方(用药和取穴),分析用药、取穴特点及组方规律。结果:共收集到血虚风燥证湿疹138首,剔除重复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后得到60首待分析处方,涉及中药35味。其中用药频次≥20的中药有20味,用药频次≥10的中药有21味,排名前五名的中药分别为白芍(60)、当归(60)、生姜(60)、乌梅(60)、制何首乌(57);药物分类中,补虚药和解表药使用最多,其次为清热药、平肝熄风药等;四气分布中,温性药使用最多,其次为寒性药、平性药等;五味分布中,甘味药使用最多,频率高达30.19%,其次为辛味药、苦味药等;归经分布中,前五位分别为肝、脾、肺、胃、心,占全部药物归经的77.86%;支持度个数设为30,得到常用药对1051个,涉及中药12味,排名前5位的药对为生姜-当归(60)、生姜-白芍(60)、当归-白芍(60)、生姜-当归-白芍(60)、乌梅-生姜(57)。针刺穴位频次分析结果针刺穴位15处,穴位频次≥10的有6处,分别为膈俞(54)、太冲(39)、巨阙(36)、血海(27)、建里(15)、曲池(12),支持度个数设为12,得到常用穴位搭配7个,涉及穴位6个;在支持度为12的基础上,将置信度设为0.6,规则分析得到14条穴位搭配规则。结论:血虚风燥证湿疹的中医治疗中应合理应用当归之品,基于“血行风自灭”理论进行辨证施治;针刺穴位也当应用曲池、血海、膈腧等穴位补虚而行“治风先治血”之法。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R246.7